栏目分类
最新动态

当前位置:开丰 > 最新动态 >

热点资讯

【轻松学经穴】人体十四经之:小肠经的临床运用

发布日期:2024-08-25 00:29    点击次数:145

手太阳小肠经(19个穴)

手太阳小肠经,起于手小指尺侧端(少泽),沿手掌和腕部尺侧,循行于前臂外侧的后缘,经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之间,向上沿臂外后侧至肩,绕行肩胛部,内行从缺盆进入体腔,下行络心、属小肠,联系胃、咽;上行从缺盆沿颈部至面颊,到达目外眦,进入耳中(听宫);分支从面颊低鼻,止于目内眦,下接足太阳膀胱经(睛明)。

编者按:

十二条正经,加上奇经八脉中最重要的任督二脉,构成了人体最重要的十四条经脉。

对于初学者,不管是用按揉刺激的手法,还是用针刺、艾灸,都需要了解这些经络穴位的基础性格,才能准确循经取穴。这个系列,就给大家好好捋一捋,使之尽可能成为初学者随时可以参考的工具书。

根据子午流注的概念,十二经脉的气血从肺经开始,肝经结束。前面讲了肺经、大肠经、胃经、脾经、心经,今天我们进入小肠经......

图片

小肠经,能治疗与小肠相关的疾病,以及小肠经循行线路上的痛症,如肩、项、上肢病等。

由于小肠经与耳、眼、面颊都有联系,因此在治疗耳病、眼病、面腮等部位的疾病方面,都可以用小肠经的相关穴位......

图片

一、肩、项、上肢病:

肩周炎、肩胛疼痛、落枕、颈椎病、上肢不遂等。常用穴位为前谷、后溪、腕骨、养老、支正、臑俞、天宗。

十二经脉之中,手太阳小肠经与肩的联系最密切,《阴阳》称其为“肩脉”,分布于肩后及整个肩胛骨区,从肩贞至肩中俞共7个穴位。因此,当肩周炎以上肢内收时加重、肩后及肩胛骨区域压痛明显时,就应该取手太阳小肠经穴位治疗。

根据《甲乙经》记载,手太阳小肠经肘关节以下的8个穴位中,有5个主治肩部病症:如前谷主“臂不可举”,阳谷主“肩痛不可自带衣”,养老主“手不能自上下”,都是肩周炎的典型表现。

案例:一肩部扭伤患者,右肩胛部沉重、疼痛,经多方治疗无效,持续1年之久。检查发现右肩胛区天宗穴处明显压痛,肩胛冈上方肌肉紧张,压痛明显,肩关节活动度尚可。取患侧腕骨穴,针刺得气后患者右肩胛区沉重、疼痛顿止,天宗及肩胛冈上方的压痛亦随之消失,1次治愈。

落枕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、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,又称颈部伤筋。《甲乙经》谓前谷主“头项急痛”、阳谷主“项急不可左右顾及俯仰”,都完全符合落枕病的特点。

从经络角度讲,落枕主要与手足太阳、少阳经脉有关,它们在颈部从前向后的顺序为:手太阳→手少阳→足少阳一足太阳。如果伤筋位于颈的后部,表现为前俯后仰时疼痛加剧,主要取足太阳、少阳经脉穴位;如果伤筋位于颈的两侧,表现为左右转侧困难,则应当取手太阳、少阳穴位。

而马颖老师独辟蹊径,落枕独取手足阳明经,前后受限取解溪,左右受限取阳溪,以指代针按揉,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

二、耳病:

耳聋、耳鸣、中耳炎等。常用穴位为后溪、养老。

从经络角度讲,手足少阳经脉与耳的关系最密切,因此治疗耳病时主要选取这两条经脉的穴位。但是,手太阳经亦“入耳中”,在经脉病候中有“耳聋”一症,《甲乙经》记载手太阳小肠经的少泽、前谷、后溪、腕骨、阳谷等穴均主治耳聋、耳鸣。从循行分布上看,手太阳经从耳前入耳中,手足少阳经从耳后入耳中。

案例,一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,右耳流脓,耳周剧痛,针泻后溪穴则耳前疼痛消失;又泻中渚(手少阳三焦经穴),耳后疼痛很快消失。这个病例充分体现了穴位主治与其所属经脉分布范围的关系,也是对“经脉所过,主治所及”最好印证。

三、面颊、颔(腮下)病:

面瘫、面痛、面肌痉挛;痄腮、颈淋巴结结核等。常用穴位为后溪、腕骨。

临床上,在治疗面部病症时,主要循经远取手足阳明、足厥阴少阳等经脉的穴位,如取合谷、足三里、太冲、阳陵泉治疗面瘫、面痛、面肌痉挛,却较少选取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。但是,从经脉循行上看,手太阳小肠经与面部的联系十分密切,呈“Y”字形,后溪穴对面瘫、面肌痉挛等面部疾病效果较好,可以单独使用,也可以与合谷、足三里、阳陵泉、太冲等穴位配合。

流行性腮腺炎,中医称为痄腮,又名蛤蟆瘟,是以发病急、耳下腮腺肿胀疼痛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,多见于5~9岁儿童。手太阳小肠经“循颈,上颊”,它在颈部的穴位“天容",位于下颌角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凹陷处,正是腮腺所在的部位。《针灸大成》谓前谷主治“颊肿引耳后”,与腮腺炎的表现十分相似,现代临床亦有独取前谷穴治疗腮腺炎的报道。

关于腮腺炎,马颖老师在课堂上分享过用耳尖刺血调理腮腺炎的方法,简单有效。而之前很多人小时候得了腮腺炎,都是打针治好的。很多男孩子长大发育后就不同程度出现死精少精甚至是无精的情况,影响了生育。所以我们要尽可能采用这些绿色安全的外治法。

西医学的颈淋巴结结核,好发于颈项及耳之前后,亦可延及颌下、缺盆、腋窝等处,未溃脓时结核累累如贯珠之状,故名瘰疬;若病程日久,肿核破溃,则流清稀脓水,夹有败絮状物,久不收口,故名“筋瘘”,亦名“鼠瘘”。这类病症,也可以通过小肠经取穴治疗。

四、眼病:

麦粒肿、目赤肿痛、眼睑关闭不全等。常用穴位为前谷、后溪、阳谷。

手太阳小肠经联系内、外眼角,经脉病候中有“目黄”一症。麦粒肿,又称针眼、偷针,是眼科常见病症,主要症状为眼睑发生硬结,形如麦粒,痒痛并作,轻者数日内可未成脓肿而自行消散,重者数日后成脓破溃,排除脓液而愈。本病一般较轻,但亦有反复发作的倾向。

有人采用直接灸后溪治疗麦粒肿,效果显著,对未成脓的麦粒肿可自行消退,对已成脓者,在施灸第2天开始溃脓,3天后脓排尽,局部不留疤痕。一般患者施灸1~2次即可治愈,并且可以减少甚至不复发。除了灸法外,还可以采用点刺后溪穴放血治疗本病,同样能取得较好效果。

面瘫患者未彻底治愈,有时会遗留眼睑闭合不全的问题,可以用三棱针点刺后溪穴出血,效果较好。

五、疣:

病名首见于《内经》,指发生于皮肤浅表的赘生物,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,由乳头瘤病毒引起,一般分为寻常疣、扁平疣、传染性软疣、尖锐湿疣等病症。寻常疣俗称千日疣,因其赘生物表面粗糙如刺,故俗称刺瘊,多发生于儿童,尤其多见于手及手指。扁平疣因其好发于青年男女,又称青年扁平疣,主要侵及颜面、手背及前臂,是一种米粒至豌豆大扁平隆起的损害,表面光滑,具有光泽,色浅褐或正常皮色,皮疹往往多个散在或密集分布,通常无自觉症状,偶有刺痒,但少数病人皮疹急骤播散时,亦可发生剧痒。本病因搔抓而自身接触感染而成串珠状排列。

《灵枢·经脉》曰:手太阳小肠经的络脉“虚则生疣”,并取其络穴支正治疗,就是属于这两种疣。采用针刺、火针或艾灸支正穴治疗扁平疣,都取得了较好疗效。

六、乳少、乳痈:

常用穴位为少泽、天宗。

乳少,又称“乳汁不行”,其性质有虚实之分。实者多因情志不遂,气机不畅,乳汁淤积,若气郁化火还可能导致乳痈,表现为乳腺红肿疼痛;虚者则因体质虚弱、营养不良或生产失血过多,乳汁生化不足。

少泽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井穴,具有疏通乳汁、清热泻火的作用,主治实性的乳少及乳痈。天宗穴位于肩胛骨冈下窝中央,与前面的乳房相水平,治疗乳腺疾病属于前后对应取穴,也以治疗实证为主,可以点刺放血加拔火罐。若属于虚性的乳汁不足,则应该补益脾胃,加强营养。

如果想从脏腑的角度,了解更多小肠的知识,可以参考阅读:

能源如何利用?小肠里面一派热火朝天 (学辩证之:脏腑辩证. 小肠篇)

文章部分内容参考自《经络入门》

END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开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